航展的第五天,代号“猎鹰”的教-10是一款训练飞行员的教练机,它的表演也受到了众人的关注。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级教练机,教-10的操控及性能布局与主力战机非常接近,可以与部队实现无缝衔接,挂载武器后可以执行对空和对地作战任务。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98年前的今天,中国领导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由此成为人民军队的摇篮。
1954年7月3日,新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在南昌首飞,拉开了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序幕。此后,这里相继研制出了初教-6、教-8、教-10等系列教练机,被誉为“中国教练机的摇篮”。走进航空工业洪都,揭秘我国的新一代高级教练机教-10。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教-10是大名鼎鼎的“金牌教练”,它的研制成功意味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具备研究、制造高级教练机的国家之一。教-10在2019年首次参加了国庆阅兵。
教-10主要用于第四代战斗机及其改进型飞机飞行员的训练,因此被飞行员们称为“小歼-10”。它采用双发动机设计、翼身融合的气动布局、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兼具轻型攻击能力。
航空工业洪都L-15/教-10系列飞机总设计师 张弘:教-10的边条翼,跟机身融合在一起,在飞机迎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它会产生两个脱体涡,涡升力使飞机可以在空中持续地做各种机动。边条翼下面有一个带双斜切口的进气道,让发动机的推力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
原空军大校、特级试飞员 杨耀:教-10的座舱,我们称之为水滴式座舱。它设计成一高一低,学员、教员看外界都有非常好的视野。
虽然是一型教练机,但教-10同时也具备作战能力,加挂武器后可以执行空战任务,近战能力优秀。形成装备以后能有效减少四代机的消耗,大幅降低培养四代机飞行员的成本。
张弘介绍,教-10有3.5吨的外挂能力,每个机翼上有3个挂点,两边加起来就有6个挂点,机身上有一个挂点,可以挂航炮吊舱,也可以挂其他的吊舱。
教-10飞机的外贸型叫L-15,它们的成功研制,对于提升飞行员技战术能力、缩小航校与部队的代差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它也是中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的重要里程碑。在飞机研制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首飞试飞员杨耀为你讲述↓
2006年3月13日,L-15飞机在南昌青云谱机场成功完成首飞,尽管已经过去了近20年,但试飞员杨耀对这一天,依然记忆犹新,“相当于自己的一个孩子出生,刻骨铭心”。
试飞员,也被称为“会飞的工程师和设计师”,这项职业危险系数极高。让杨耀记忆犹新的,除了首飞,还有一次国际飞行表演。2009年11月,L-15首次在迪拜国际航空展上亮相,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然而在飞行表演彩排的时候,飞机的仪表系统却突然出现了故障。
杨耀说,那天飞行过后,大家都因为飞机没有展示出最佳的性能而垂头丧气,好在正式飞行表演的那一天,修好了飞机。
“可以讲,一鸣惊人。比如最小速度飞到了小于200千米每小时,我们在国内定的是不能小于220千米每小时,但当时在那种环境下,必须显示我中国航空工业的强大。”
回忆起当时,杨耀说很自豪,不光是我们自己的人,还有各种肤色、各种服装的人员到跟前,所以肯定已经把他们吸引住了。
教-10教练机生产线和战斗机的制造有什么区别?生产过程又是怎样的?走,去航空工业洪都,去教练机的生产线
这边是我们部装完成的飞机,前机身、中机身、后机身还有机翼都是在公司的部装厂完成的。我们以脉动生产的方式,就是按照一定的生产节拍来进行生产:
它通过数字仿真的技术,去实现教练机上没有的,但是战斗机上有的那些雷达、武器、传感器。相当于在高级训练阶段,可以给飞行员提供低成本的模拟战术训练。
从零开始,一步一步从不知道嵌入式训练系统是什么,到知道它是什么,再到对飞行员训练来说,它应该具备哪些要素,摸索出这套系统应该要做成什么样。
“一直坚持下来的一个原因,就是总设计师张弘无意中开会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做这套系统应该是要用一生去做的一个事情。老一辈的这种拼搏奋进的精神,鼓舞着我们。虽然有困难,但是不会向困难低头。”
教练-10是中国航空工业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按照国际标准设计研发的一种双发超音速高级教练机。教练-10最初是作为外贸型号出现,代L-15(“猎鹰”),于2006年3月首飞成功,具有典型的第三代战斗机特征,设计采用了大边条翼气动布局、高度翼身融合体结构,先进数字飞控电传系统和基于开放数据总线技术的综合航电系统,操纵敏捷,大迎角机动性强,能充分满足第三代战斗机飞行员的战斗入门训练和战术基础改装训练,设计寿命达1万小时,具有很高的训练效费比。
2013年7月1日,在L-15基础上研制的自用版教练-10首飞成功,相比较出口型L-15教练机,教练10换装了国产涡扇发动机和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性能十分先进。教练-10最早于2013年开始装备空军部队,2015年空军开放日活动中,教练-10高级教练机首次亮相;在一年后的2016年空军开放日上,教练-10更是首次以空军涂装亮相,标志着教练-10已经正式“参军”,列装空军部队。而在2018年1月2日,《报》刊登了消息,头版报道了海军航空大学开启培养三代战机飞行学员的新闻,提到海军航空大学刚刚列装了新型国产三代教练机。这是教练-10高级教练机装备海军后首次公开报道,也标志着教练-10已经列装海军航空兵。
整体来看,教练-10长度12.27米,翼展9.48米,高度4.8米,最大飞行速度M数1.4,升限16000米,最大航程:3100千米。采用带边条的后掠中单翼、单垂尾、正常平尾、前三点机身主起落架布局型式。机翼采用中等后掠角、中小展弦比的平面形状,合理配置边条外形,利用涡升力提高大迎角飞行能力,达到较高的升力系数。利用前、后缘襟翼装置优化设计,提高了跨音速机动性,使可控迎角大于30°。教练-10飞机还是中国收款采用三轴四余度数字电传飞控系统的教练机,兼有双余度模拟备份,使飞机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和操纵品质。
动力方面,原来的L-15飞机选择两台AI-222K-25F涡轮风扇发动机,采用全权限数字发动机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飞机的安全性,飞机具有大的推重比。而教练10则换装国产“岷山”发动机,该发动机是在中航工业涡轮院研发的10公斤流量级核心机基础上,派生发展的一型双转子加力型涡扇发动机。最大起飞推力达到了4700公斤力,云顶国际娱乐具有推重比高、飞行包线宽、起动高度高、加速性能好等突出特点。
教练-10还配备了无源相控阵火控雷达,具备多种的工作模式。同时教练-15也具备挂载中国国产光电瞄准吊舱的能力,凭借先进的航空电子系统和探测设备,不但可以投放激光制导炸弹,还可以利用激光惯导系统为卫星制导/惯导制导武器提供初始对准,从而具备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的能力。教练-15教练机的设计起点高,不仅性能优良,而且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及耐用性,设计寿命达10000飞行小时,具有很高的训练效费比。
教练-10服役前后,中国空军飞行员培养训练体系,正在酝酿一场革命。此前的中国空军飞行员训练培养,采用的是四级体制,飞行学员先进行初步选拔后,飞初级教练机,这是第一级;第二级则继续在航校完成中级教练机的飞行学习培训;第三级是上高级教练机;第四级则进入部队,通过双座同型教继续学习作战等高级科目,完成整个培养周期。
而随着教练-10的入役,中国空军飞行员培养,正逐步转入更科学更高效的三级培养体系:初级教练机初教-6,不再担负一个完整的训练阶段,而是前移到学历教育期间,用于对飞行学员进行筛选和适应性训练。飞行训练时间也由最初的110小时压缩到了70小时。也就是说,初教-6在飞行员初级教育中作用变小,更主要的任务是用来在飞行员进入初级教育之前对飞行员进行预先筛选,并起到让飞行员熟悉飞机驾驶的作用。飞行学员的第一级训练中使用的机型就是中级教练机教-8。
在教-8上完成科目训练后,飞行学员使用教练-10高级教练机进行训练,由于教练-10在飞行性能和航电系统等方面完全达到了第三代战斗机水准,与空军装备的现役机型水平相近,操纵习惯相似,因此非常有利于飞行员迅速成熟,并完成向战斗机飞行员的过渡,同时,教练-10还可以预先完成一些以前战斗机上才能进行的训练科目,能够使飞行员提前培养战斗机驾驶感觉和经验;第三阶段,飞行员进入战斗机改装和实战化训练科目。
这个动作需要充分发挥战机的机动性能,形成最快的旋转角速度,以使机头快速指向对方,占据主动。此时,蓝方飞行员耳机中响起了雷达锁定的危险信号,被迫进行滚转机动变向并释放红外干扰弹。
教-10飞机空战对抗是首次在航空开放活动中进行展示,通过两架飞机大进入角的交会来起单环,然后转入双环的训练。这个与以往飞行的一个主要区别就是必须要对态势感知能力要有极大提高,对飞行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要更高。
教-10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高级教练机,它的操控及性能布局与主力战机非常接近,可以与部队实现无缝衔接,挂载武器后可以执行对空和对地作战任务。教-10飞机列装空军飞行院校,极大缩短了飞行人才的培养周期。
教-10飞机是对接主战机型很好的一个训练平台,云顶国际娱乐学员完成教-10大纲的训练,再改装其他的机型会跨度很小,也提高了训练效益,节约了训练成本,为空军多快好省更有力地培养更多的优秀飞行人才。
航空航天文创-科普体验馆旨在向公众普及航空航天科学文化知识,场馆从去年的2000平方米扩展至5000平方米左右,以航空航天科技发展为主线,系统梳理飞行背后涉及的基础科学原理,引入16项30余台互动体验设备,让公众可以置身于航空模拟、太空探索、科幻武器等沉浸式体验项目中,更好地感受航空航天的独特魅力。此外,馆内还推出了“小小讲解员”活动,所有的展览点位均由小朋友为大家讲解,他们当中最大的14岁,最小的仅有5岁。
以往我们可能有成人或者是大学生来进行讲解,那我们今天把所有的点位都安排了我们小小讲解员来进行每个点位的介绍,云顶国际娱乐让小朋友来到这里更直观地感受到了我们祖国航空航天,包括军事力量的强大,所以我觉得科普文创馆可以让小朋友能够有更好的体验,同时让他们从小坚定为祖国将来做贡献的信念和(培养)航天梦。
国庆阅兵中,空中受阅战机的最后一个梯队是由教-10、教-9和教-8组成教练机梯队。三型教练机,勾勒出空军飞行员由中级到高级飞行训练的航迹。
教-8型飞机,它担负着基本驾驶术和基本空战课目的体验带飞,向作战飞行员转变的中间转换过程。那么教-9型飞机,主要是担负飞行员的技术和战术的基础课目,更侧重于战术课目的转换。教-10这个飞机,他是新列装咱们院校和部队的一种高级作战教练机,它主要担负的是战斗技术的培养。
教练机梯队由3型22架飞机组成,是参阅固定翼飞机中规模数量最大的梯队,飞机的数量越多,编队保持的难度就越大。
当前机进行修正的时候,比如他修正间隔距离,调整飞机的操纵舵面和发动机推力的时候,后面的飞机就会依次产生蝴蝶效应,偏差会越来越大,这需要后面飞机判断更加准确,修正更加及时,不仅要把自己队形飞准,还要尽量减量,为后面的飞机创造条件。
新型高级教练机的列装,让空军飞行学员在院校就能开展紧贴部队任务的战术科目改装和训练,当他们分配到部队后就可直接参与部队正常战训任务,大大缩短了飞行员的培养周期。
以前我们院校的飞机和部队的飞机衔接的不够紧密,整个平台差距比较大。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拿我们教-9来说,整个航电、武器包括我们课目设置与飞行任务,跟部队衔接的相当紧密。
经过高级教练机教-10的培训,飞行学员就能直接进入技战术飞行训练。缩短飞行员到战斗员培训周期同时,它优异的机载平台和低消耗,也大大提升了训练费效比。这标志着中国空军训练手段、方式乃至训练体系的新升级。
以往是教-8毕业之后,首先到基地飞歼-7,改装完歼-7之后,在歼-7部队中优秀的飞行员选拔过去飞三代机。完成教-10改装后,可直上三代机,缩短一个周期,省略了我们这个二代机歼-7的培训阶段。
回到院校以后,能够把部队作战的一些理念带到教学当中去。以前光讲技术,现在技术只是比较低层次的,更多是讲战术。比如说我都能做动作,以前讲动作怎么能做好,现在讲这动对作战还有什么意义,将来对规避导弹也好,对敌机,有它作战的价值。从上面去教学员更早的接触,去理解,他们更早的吸收一些更先进的训练理念。
如今,中国空军的飞行院校已经装备初、中、高级教练机及现役作战飞机等近10种机型。随着新法规、新大纲的全面实施,无论从训练模式内容,还是教学装备,正与作战部队实现无缝对接,空军战斗力生成链条更加科学紧凑,实战化训练水平大幅攀升。
教-10飞机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高级教练机,航电和火控设备功能全面。教-10采用大边条翼气动布局、高度翼身融合体结构,使用了一套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操控系统和基于开放式数据总线技术的综合航电系统,具有典型的第三代战斗机特征。2019年,教-10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首次亮相,昭示中国空军飞行员培养模式改革踏上新台阶,也见证着飞行人才训练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