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全球首家商业规模的绿色电子甲醇工厂在丹麦正式投运,卡索工厂是全球第一个也是目前最大的商业化绿色电子甲醇生产工厂。欧洲能源公司表示,该工厂每年将生产42,000吨或5300万升绿色电子甲醇。该工厂由欧洲能源公司旗下Power-to-X部门设计、建造和调试,利用可再生电力和生物二氧化碳生产绿色电子甲醇,以支持航运和化工制造等难以减排行业的脱碳。最新一批甲醇经测试纯度为99.85%,达到符合工业用途的行业标准。通过将生物源二氧化碳与现场生产的绿氢相结合,卡索工厂生产的电子甲醇碳足迹与化石基产品相比可减少高达97%。今年4月8日,卡索工厂获得了欧盟新版可再生燃料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电甲醇生产认证。
5月13日,陕西工信厅公示了陕西省第二批工业领域碳达峰试点项目,其中储能领域有西安秦源智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绿色铅盐单液流电池(无膜)储能技术入选。另外还有特变电工西安产业园源网荷储协调型微网示范工程,以及绿能慧充等六家“零碳或近零碳”工厂,四大“零碳或近零碳”工业园区。
近日,湖南省工信厅公布了2025年度全省先进级智能工厂拟认定名单,湖南省共有174家企业入选,其中长沙29家企业上榜,入选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这些企业集中在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电子元器件及显示器件制造等优势产业领域。2024年工信部等六部门启动了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分为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四个层级。
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等32 家企业拟被认定为先进级智能工厂,入选数量占全省的 18.4%,位居全省首位 。这些企业涵盖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多个重点产业领域,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装备、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5月13日,重庆国企发布第二批102个数字应用场景,鼓励社会企业和专家前来找矿挖宝。其中,支撑国家战略10个、服务民生保障29个、助力产业发展63个,计划投资额9.36亿元。
本次发布的102个数字应用场景,来自27家市属重点国有企业,从行业领域来看,包括金融行业34个、交通运输23个、制造业18个、文化旅游11个、建筑施工8个、数字政务2个、其他类6个;从企业业务来看,包括生产运营类55个、研发设计类19个、经营管理类16个、用户服务类10个、产业协同类2个;从技术、服务需求来看,包括信息系统建设58个、人工智能应用20个、数字化改造18个、数据平台建设6个,既有软件开发需求,也有硬件采购需求。这批数字应用场景计划投资额为9.36亿元。
近日据青岛海关统计,2025年前4个月,青岛市进出口2911亿元,同比增长3.7%,较一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756.4亿元,增长8%;进口1154.6亿元,下降2.2%。4月当月,青岛进出口799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出口479.6亿元,增长10.8%;进口319.4亿元,增长3%。各项增速分别高于全国1.9、1.5和2.2个百分点。
机电产品出口911.4亿元,增长11.9%,占出口总值的51.9%,拉动出口增长6个百分点。其中,家用电器、汽车零配件、集装箱、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分别增长4%、7.5%、21.1%、39.1%。这表明青岛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强,尤其是机电产品出口的增长,对整体出口的拉动作用明显。钢材出口46.8亿元,增长134.6%,拉动出口增长1.7个百分点。钢材出口的大幅增长,反映出青岛在钢铁加工和制造领域的优势,以及国际市场对钢材产品的需求增长。
近日,在山东双万兆创新发展推进会上,山东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孟强表示,山东已累计开通5G基站25.4万个,行政村5G网络通达率达99%,5G-A基站(多载波聚合、通感一体)数量突破1.3万个。
2025年,山东将组织全行业夯实“双千兆”网络基础,加速“双万兆”网络试点,包括:实施5G-A“百万工程”建设,试点部署5G-A通感一体网络,探索低空算力融合应用创新,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低空经济试点,打造30个以上低空产业5G-A融合应用案例。
百型智能近日宣布推出国内首个外贸行业垂类Agent——AI外贸员Zoe。这款专为外贸行业设计的智能助手能够显著提升外贸企业的客户开发效率。Zoe具备强大的任务分解能力,可根据企业设定的目标自动拆解工作流程,并独立完成外贸开发拓客的全链路操作。其工作范围涵盖市场分析、潜在客户寻找、精准客户筛选、开发触达以及转化跟进等核心环节。Zoe的客户转化率据报道高出传统人工方式10倍以上,这一数据显示AI技术在外贸领域的应用正逐步实现质的突破。
5月14日12时12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首个整轨互联的太空计算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一箭十二颗计算卫星是之江实验室主导构建的“三体计算星座”的首次发射,也是国星宇航“星算”计划的首次发射。“三体计算星座”是由之江实验室协同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千星规模的太空计算基础设施,建成后总算力可达1000POPS(每秒百亿亿次运算)。
本次首发入轨的12颗计算卫星均搭载了星载智算系统、星间通信系统,能够实现整轨卫星互联,具备太空在轨计算能力,将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计算卫星最高单星算力达744TOPS,星间激光通信速率最大可达100Gbps,12颗卫星互联后具备5POPS计算能力和30TB存储容量。卫星同时搭载了80亿参数的天基模型,可对L0-L4级卫星数据进行在轨处理,将执行异轨卫星激光接入、天文科学观测等在轨试验任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