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期间,电子元件的直接出口贸易额,由1995年的40.1亿美元增至2000年的
107.5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1.8%,五年间翻了1.34番,其间虽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
影响,仍获得了高速的发展。15类电子元件“九五”期间的发展态势详见表一。
上表中,由于电子变压器、电感器件1995~1997年的出口创汇含在磁性材料与器件中
了,所以“九五”期间磁性材料与器件的年均增长速度实际要大于30%;由于海关统计目录
中没有将软磁、压电陶瓷中的声表器件和陶瓷器件单独列出,因此磁性材料与器件、压电陶
瓷器件的实际出口创汇要大于表中的数;另外,前几年混合集成电路的进出口有优惠政策,
从表一可见,“九五”期间,电感器件、石英晶体器件、印制电路板、电子变压器、磁
性材料与器件等产品的出口形势非常好,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呈高速发展态势;而电阻电位器、蜂鸣器等产品的
出口创汇则为负增长,其中价格不断下降的因素起着较大的作用;也正是价格因素,出口价
格因产品类别不同年均下降3~6%,同时因国产电子元件的档次也在不断提高下降幅度有所
减小,所以各类产品出口数量的年均增长速度普遍要高于其出口创汇年均增长速度10个百
我国内地已是全球电子元件的主要消费地之一,2000年,国内市场有些产品特别是新
型电子元件,面临短缺局面,而国内目前生产的产品是传统引线产品、小型化产品、片式化
产品三代同堂,而绝大多数内资企业只生产一、二代产品,国内市场需求难以得到保证,必
“九五”期间,电子元件的直接进口贸易额,由1995年的29.8亿美元增至2000年的
122.5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32.7%,五年间翻了2番多,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发展态势更迅猛。各类电子元
在进口电子元件中除混合集成电路因前几年有优惠政策而有鱼目混珠者外,其他产品正
常。由表二可见,2000年,国内市场对电容器、石英晶体器件、印制电路板、电接插元件、
微特电机等的需求高达10亿美元以上,在“九五”期间,这几类产品进口贸易额的年均增
长速度均在26%以上,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大、发展快。另外对铬镍蓄电池、电感器件、电子
其一,逆差激增。“九五”前四年,国内电子元件进出口贸易顺差三次、逆差一次,逆
差仅仅0.5 亿美元,而2000 年逆差激增至14.5 亿美元,进出口贸易额一下子拉大了差距。
其二,出口发展速度下降。2000 年国内外电子元件市场一片兴旺,不少产品面临供应
短缺、价格上涨局面,新型电子元件销售形势更好,国内甚至出现了带款等待提货现象。在
此大好形势下,国内电子元件出口增长速度还比1999 年下降了5.1 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主
要是国内电子元件产品的更新换代慢,适应不了国内外整机高速发展的需要,出口并因此受
其三,国产电子元件在国内市场所比占重逐年缩小。2000 年,电子元件直接出口创汇
107.5 亿美元,进口用汇121.9 亿美元,国内电子元件市场规模已超过220 亿美元,比1999
年增长29%左右;而国产电子元件在国内市场中所占比重则由前二、三年的58%、55%、50%,
下降到46%。境外电子元件产品的大量涌入我国内地市场,使一些原本具有优势的产品也正
其四,内资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慢,出口受制约。2000 年出口创汇超5000 万美元的企业
中,内资企业仅占26.7%,而且出口发展速度在减慢。随着电子整机向数字化、高频化、多
功能化和薄、轻、小、便携式方向发展,电子系统向网络化、高速处理、高速传输和宽带方
向发展,整机市场具有成长快、普及进程快、市场寿命短、更新换代快和国际化等新特点,
这须有新型电子元件的支撑,并使电子元件进入一个以新型产品为主体的新的高速发展阶
段。而目前绝大多数电子元件内资企业仍以生产传统引线、中低档产品为主,已适应不了国
其五,产品出口平均价格下降。对附表稍作分析,即可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巧合,2000
年小类产品的进、出口平均价,进口是67.2%的产品价格上涨,而出口是67.2%的产品价格
下降。在少有的大好形势下,产品出口价仍是降的多升的少,这也就是说我们的产品档次低。
出口竞争力是由价格、质量和服务等几方面因素决定的。我国内地出口的电子元件,直
到目前为止仍以中低档产品为主,是低附加值的,价格竞争仍占主导地位。因此出口规模与
出口价格有着非常敏感的关系,一旦价格竞争力下降出口规模就会相应减少。1997 年亚洲
金融危机,亚洲有关国家、地区货币大幅度贬值,其出口价格下降幅度高达30~40%,导致
我国内地电子元件出口相对竞争力大幅度下降、1998 年出口发展速度大滑坡。
当前,内地电子元件出口价格的走势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从宏观和
微观角度来衡量都是合理的。从出口价格的变化来看,电子元件出口尚能维持一定的价格竞
争力,但随着出口退税率等政策的逐步用尽,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国内市场需求量的增
长和价格的调整等,都是降低出口竞争力的因素。为此,必须花大力气调整出口电子元件的